岐黄针疗法治疗落枕 4 4812 收藏

落枕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患者颈项部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又称“失枕”,“失颈”,多是由于颈部肌肉感受风邪或者长时间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所导致。现代医学的颈部肌肉劳损,颈部肌肉筋膜炎,颈椎退行性变或者颈椎小关节滑膜嵌顿等均可引起。[1]

临床上,落枕多由于患者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度不适或者颈部受凉等,引起颈部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而致使一侧颈部肌肉强痛,不能转侧,低头及仰头时疼痛,严重的可引起同侧肩背部及上肢的疼痛。

目前临床上治疗落枕的中西医方法众多,中医多以针灸推拿,中药外敷为主,西医口服药物多以非甾体抗炎药及肌松肌(盐酸乙哌立松片)为主,物理治疗以低频脉冲电治疗,冲击波等,笔者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落枕,具有精准、快速特点,疗效立竿见影,值得临床推广。

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女性,30岁,因“右侧颈部疼痛1天”于2024年11月15日就诊。缘患者诉当日晨起时觉颈部疼痛,颈部转动时疼痛加重,以右侧颈部疼痛为甚,无头晕头痛,无双上肢麻痹。舌红,苔薄白,脉沉。(患者第三胎生产后50天,无哺乳)

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存,颈部肌肉紧张,C3、C4棘突右侧明显压痛(+),双臂丛牵拉试验(-)。

中医诊断:落枕(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筋膜炎

https://v.qq.com/x/page/z3572iy0e2d.html

治法:疏通筋络,通络止痛。

治疗:岐黄针治疗

辨经:患者右侧颈部疼痛,牵拉至右侧肩部,病在少阳经。

选穴:右风池穴、右颈百劳、右肩井穴

操作:患者俯卧位,选穴定位,医者以押手确定进针点,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取规格0.5*50mmQH一次性无菌穴位针(岐黄针)在穴位上垂直飞针快速进针,右手持针垂直皮肤飞针快速刺入皮下,然后边进针边旋转针柄推进增加进针深度(针刺注意事项同传统毫针),沿纵轴方向摆动针柄30°角做合谷刺,患者觉局部呈酸胀感后出针,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针刺肩井穴时,为避免刺伤肺尖,定位后提捏起斜方肌,从肩后往前进针,进针后沿左右胆经循行的路径行合谷刺。

针刺后让患者端坐,暴露颈部肌肉,避开针孔,用岐黄罐吸附颈部肌肉,留罐10分钟,在留罐过程中,嘱患者缓慢转动颈部,转动的幅度逐渐增加。10分钟后拔掉火罐,评估患者疗效,患者即可感受到明显的疼痛缓解和颈部活动度的恢复。

https://v.qq.com/x/page/d35720k1vm3.html

https://v.qq.com/x/page/t35722nxp87.html

另予中药:红花18g,大黄18g,肉桂20g,元胡索20g,嘱患者回家取上述中药用布袋包裹,加热外敷。另嘱选取高度及软硬度适当的枕头及保暖。

  两天后电话回访患者,诉落枕已愈,无不适。

按语:

岐黄针疗法治疗落枕,充分运用了岐黄针辨经,选穴,论刺法的临床思维,选取风池、颈百劳,肩井等,体现针灸近治作用,以疏通颈部经络,调和气血,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从而达到通络止痛的作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落枕手法轻快,安全,简便,疗效显著,相对于其他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配合适当的调养防护,可以有效预防落枕的复发。

                  参考文献

[1]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9


林妙君主任医师出诊时间:

(白云院区)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五山门诊部) 周三下午

白云院区地址:广州市景云路38号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

五山门诊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金颖路21号




针康
Do you like the post? If you like it & want to see more,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on our website!
4

商品

Comments(0)

FontSize
Word Count
Submit

Related Posts

Technical Support By QihuangHealthcare
www.qihuanghealthcare.cn

联系客服
>

当前客服:小岐

QH岐黄网客服系统

没有更多了
----------以上是历史消息----------

!发送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