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贵州省针灸学会2023学术年会
北京时间:06月10日-11日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贵州省针灸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贵州省针灸学会外治分会、贵州安迪传统医药研究所、贵州安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贵州黔郡艾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德江县民族中医院
【会议安排】
6月10日
08:30-9:30 开幕式及合影
10:00-17:00 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2023学术年会、第二十五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贵州省针灸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学术讲座
6月11日
08:00-12:00 特种针法灸法展示
13:30-16:55 针灸经典解读与应用
17:00-17:15 闭幕式
【会议议程】
2023年6月10日 08:30-09:30
主持人何顺峰董事长介绍出席领导和嘉宾
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刘兴德教授致辞
中国针灸学会贾晓健副秘书长宣布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第五届委员会组成人员决定
中国针灸学会贾晓健副秘书长宣布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第三届委员会组成人员决定
贵州省针灸学会杨硕秘书长宣布贵州省针灸学会第二届外治分会委员会组成人员决定
颁发证书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教授致辞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刘保延教授致辞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文勇致辞
贵阳市、贵州省相关领导致辞
合影
2023年6月10日 10:00-17:45
10:00-10:30
刘保延:《加强临床研究 推进针灸高质量发展》
教授、博士生导师、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原常务副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
10:30-11:00
符文彬:《疏肝调神整合针灸治疗中度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二级正高。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针灸治疗抑郁相关病症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针灸电子杂志》副总编辑,《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Cells》《Frontiers in Psychiatry》《Journalof Affective Disorders 》《Experimental Neurology》等杂志特约审稿人。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针灸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临床针灸学》《针灸临床特色技术》;副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针灸治疗学》。已在海南省中医院、海口市中医院、西藏林芝市藏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宝安区中医院、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梅州市中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成立 “符文彬教授名医工作室”,是深圳市、东莞市政府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教授针灸学团队”带头人,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传统天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6年,倡导“整合针灸学”,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的针灸阶梯临床治疗模式,促进针灸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对针灸治疗疑难脑病、痛症以及抑郁相关病症(睡眠障碍)临床和理论研究有较深的造诣。
11:00-11:25
刘志顺:《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痛综合征疗效评价》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加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7项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15项;科研团队获世界针灸联合会科技特殊贡献奖-天圣铜人奖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二五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
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源刊论文100余篇,发表的期刊包括: JAMA、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JAMA Network Ope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Mayo Clinic Proceedings、Journal of Ur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等国际顶级/权威医学杂志。
11:25-11:50
倪光夏:《针刺提高脑梗死rt -PA溶栓安全性的研究》
医学博士,博士后;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首批);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副会长,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一流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负责人,江苏省重点学科及重点临床专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针灸/针药结合治疗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持国家、省、厅级科研课题二十余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主编、副主编国家行业规划教材《针灸学》等9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90余名。多次应邀赴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访问和讲学。
11:50-12:15
樊小农:《凝练关键问题,明确研究方向——以数据驱动为支撑的针刺脑病研究“痛点”探析》
博士学位,师从石学敏院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工作,天津市针灸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刺量效关系三级实验室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副会长,天津市针灸学会理事、天津市针灸学会实验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病种方面开展了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偏头痛、丘脑痛、高血压、中风后吞咽障碍等病种;在针灸行业方面,开展了针刺量效关系、经穴特异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醒脑开窍、司气海调血压等针刺组方的效应和机制等研究;在研究手段上开展了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定性访谈等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20余项;获得教育部、天津市、四川省、中国针灸学会等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励9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13:30-14:00
崔瑾:《马氏竹技药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针灸技术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贵州省省管专家。临床一线工作,贵州省名中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学科《针灸学》学术带头人。近五年以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贵州省科技厅重大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其它省级项目3项;目前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发领域后补助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一般)1项,贵州省教育厅高校滚动研究中心支持项目1项。近五年至今共发表论文106篇(含SCI9篇,北大核心26篇),主编专著4本,副主编专著2本,副主编教材2本。获得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排名第一,排名第二),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2023年主编专著《中国医学大家经验集萃(9卷)》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获发明专利2项(排名第一,排名第二),计算机著作权1项(排名第一)。获得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项,获得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技术1项。
14:00-14:25
王东岩:《电针促进中风后运动功能重建的研究》
医学博士,黑龙江省首位医工结合、康复工程学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科后备带头人,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学术继承人。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哈尔滨市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美国Creighton University访问学者。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中西医结合脑病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EEG-fMRI的电针四神聪调节睡眠结构、改善认知功能的中枢机制研究”、“电针调控胆碱能通路促进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重建的机制及量-效关系研究”及各级科研课题23项;参研课题15项。主持或参与34项科研成果获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其中,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主持2项)、主持“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1项)。主持编写《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概要》等论著5部,参与编写全国规划教材11部。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EI索引4篇,SCI索引4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14:25-14:50
杜宇征:《针刺调控原发性高血压防治中风病》
教授,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部长,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社会兼职: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手法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中医药临床标准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针灸学会针刺降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技术特长: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针灸技术治疗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颈椎病、腰椎病、面瘫,多系统萎缩等各种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卒中的临床及基础究究,致力于针灸专业临床创新和高质量循证研究的开展,带领团队重点围绕针灸治疗中风病及其上游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开展临床疗效评价和作用机制探索研究,策划并搭建针灸治疗中风病专病数据库等。
主持国家及省市级临床科研课题5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项。培养研究生60余名,发表论文118篇,其中SCI论文7篇。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优秀继承人”称号。
14:50-15:15
徐斌:《针药结合增效减药》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第四、第五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针灸临床效应规律及机制研究,重点研究针灸治疗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规律及神经生物学机制。发表专业研究论文论著320篇。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0部。获省部及中国针灸学会奖6项。
15:15-15:40
裴建:《早期针刺急性缺血性中风对远期运动功能的改善及fMRI机制》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 Fellow)。
担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分会理事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华针灸杂志》副主编。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重点科研项目、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海派中医陆氏针灸传承研究项目等。曾先后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等。
担任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规划教材,中医、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针灸学》副主编。发表研究论文130篇。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余名。
15:40-16:05
徐世芬:《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失眠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针推教研室主任,针推住培基地主任,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中国针灸学会青委会常委,中国针灸学会结构专委会常委,上海针灸学会老年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针灸学会海派针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IF超过120分,主要致力于针灸治疗抑郁症、失眠、焦虑等神志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16:05-16:30
陆永辉:《针灸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脑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骨伤研究会理事;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针灸》、《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委。
主持和参与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科委“首诊”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编著《一针在手百病莫愁》等医学书籍多部。曾受中国中医科学院和西苑医院委派赴奥地利克恩藤州立克拉根夫特医院、德国科隆市立墨海姆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和讲学6年余。
从事针灸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35年,潜心研究《内经》经典刺法,结合现代医学解剖学,形成“点(腧穴点)、线(经络线)、面(筋膜面)——局部与整体调整”的诊疗思路,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脑病、筋骨病、脾胃病,以及男科、妇科疾病。
16:30-16:55
胡慧:《焦虑症的经络证治思考》
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北京第六批师承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师从针灸大家杨甲三教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从事针灸临床30余年,孜孜不倦,勤研医术,运用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了许多内外妇儿疾病及疑难杂症,经常收到令人赞叹的奇效,收获了病人对中医的信任与依赖。
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优势病种临床研究;针灸刺灸方法研究;针灸名家杨甲三教授经验研究与传承。擅长针药并用治疗代谢性疾病、盆底疾病、月经不调及不孕不育、肿瘤辅助性治疗、各种痛症、神经症、过敏性疾病、睡眠障碍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病。
16:55-17:20
赵凌:《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2022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天府万人计划科技菁英。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SCI收录90余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及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17:20-17:45
杨硕:《气口九道脉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吴文尧教授学术继承人,贵州省“十四五”中医药、民族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主要学科带头人,贵州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专家、世界中联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针灸)诊疗中心及区域联盟·中医适宜技术惠民行动专家指导组专家。
长期从事和针灸推拿有关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5年,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5项;副主编、参编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承担《推拿学》、《针灸推拿研究进展》等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
17:45-18:10
吴明霞:《特发性面瘫的定位诊断及治疗》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主任、针灸科主任,福建省吴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省第四批“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福建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灸疗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中华医学会科技第3届评审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等10多项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编出版《经络穴位》等专著27部。
2023年6月11日 8:30-11:50
8:30-8:55
何顺峰:《布依族民间外治法与黔郡百病灸》
贵州安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贵州黔郡艾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针灸针生产、艾草种植、加工、生产、研发、销售、培训到门诊连锁经营,打造艾草全产业链。
贵州省政协委员、贵阳市政协委员 、贵州中医药大学产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世界针联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灸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灸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外治分会主任委员。
8:55-9:20
周鹏:《岭南疏肝调神针灸”治疗失眠症》
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院长、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临床诊疗中强调“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运用,治疗疾病尤重“调神固本”并倡导“多维外治”疗法结合中药的治疗手段,擅长治疗失眠抑郁相关病症、中风病、颈肩腰腿痛、头痛、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临床常见病,以及亚健康、偏颇体质调理。
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外治操作安全委员会、骨关节疾病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针灸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16项,主编、参编著作12部,发表论文30余篇。
9:20-9:45
马睿杰:《浙派飞经走气针法源流》
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
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首批医坛新秀,方剑乔名中医工作室继承人。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基金2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两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浙江针灸学术流派》,参编规划教材和著作10部。
9:45-10:10
孙健:《浮针医学新进展》
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学术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广东省中医院浮针名医工作室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浮针传承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符仲华浮针医学(深圳)传承研究室指导老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药结合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学会经络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师承于全国名老中医单秋华教授,岐黄学者、973首席科学家许能贵教授,广东省名中医符文彬教授,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经典经方创始人许家栋教授,擅长运用浮针和经典经方治疗各类疼痛、运动损伤、内妇科杂病,以及顽固性面瘫、股骨头坏死等疑难病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局级课题2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以主要研究者身份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9),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5),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6)、广东省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著作1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参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篇。
10:10-10:35
刘兰英:《中医特色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举隅》
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为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江苏省333人才,中国针灸学会灸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会长,江苏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及科研工作,对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雷火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等慢性软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经验。《赵氏雷火灸技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获江苏省引进医学新技术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厅、省中管局、省卫生厅、省人事厅等项目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获批发明专利1项。作为副主编参编著作1部。
10:35-11:00
洪恩四:《热敏灸疗法及临床运用》
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江西省委干部保健委员会保健专家,江西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擅长针灸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面瘫、颈腰椎疾病及其他神经内科疾病,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研制的无创痛椎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4篇、核心刊物10余篇:参编论著3部、主编1部、副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级课题2项、厅课题4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委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及厅级课题研究3项。参加“腧穴热敏化临床研究”项目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针灸学会二等奖;“热敏灸技术的创立与临床应用”项目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不同腧穴敏化特征及其规律的研究”项目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敏化态腧穴适宜刺激及其临床推广应用”项目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不同类型敏化腧穴特征规律研究及其临床应用”项目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1:00-11:25
包烨华:《浅谈脐针疗法》
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杭州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针灸学会脐针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临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中医药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疼痛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常委,杭州市针灸推拿学会副会长,杭州市中医药协会中医针灸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中风、面瘫、颈性眩晕、耳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颈肩腰腿痛、单纯性肥胖、产后病、冬病夏治等的诊治。
11:25-11:50
刘慧林:《火针结合放血治疗湿疹》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周德安教授的学术传承人,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火针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将毫针与火针、放血疗法有机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导致疼痛、头面痛、耳聋耳鸣、失眠、皮肤病等。近年来主持国自然等课题7项。第一或责任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
2023年6月11日13:30-16:55
13:30-14:00
杨硕:《从六经辨证谈脊柱相关疾病的诊疗》
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吴文尧教授学术继承人,贵州省“十四五”中医药、民族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主要学科带头人,贵州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专家、世界中联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针灸)诊疗中心及区域联盟·中医适宜技术惠民行动专家指导组专家。
长期从事和针灸推拿有关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5年,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5项;副主编、参编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承担《推拿学》、《针灸推拿研究进展》等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
14:00-14:25
张建彬:《探讨“针调气血,通则不痛”理论》
澄江针灸学派传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和推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流派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针灸专业质控中心主任;江苏省针灸学会临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针灸理论及其临床转化、针灸操作技术规范和临床应用、针灸名家流派与学术史等。主编出版《承淡安医集》等专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中医药科技二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等奖励。
14:25-14:50
佘延芬:《窦汉卿学术思想研究及应用》
双医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局共建针灸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基础优秀人才,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田淑霄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针灸优势病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针灸推拿学教学团队负责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编创新教材《刮痧疗法》、副主编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3部,主编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14:50-15:15
廖奇祥:《黄帝内经与针灸治神》
主任中医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成都市名中医,四川省拔尖中青年中医师,邛崃市优秀卫生人才。四川省针灸学会临床专委会及针法灸法专委会常委,邛崃市第二、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中医适宜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针灸学会理事,成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邛崃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邛崃市中医质量控制专家组组长,邛崃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
临床工作20多年,师从于著名针灸学家杨介宾教授、医易学专家邹学熹教授,国医大师廖品正教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王成荣教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梁繁荣教授、全国五运六气专家顾植山教授等,系统学习和传承他们的临床思路和临床经验。至今已在医学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及参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黄帝内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川派名家杨介宾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等科研课题4项。
15:15-15:40
栗胜勇:《《针灸大成》四大策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价值》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首届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派杏林拔尖人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学科带头人,针灸教研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副会长,广西针灸学会副会长,广西康复医学会针灸技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课题6项,厅局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3项。编写教材及论著4部,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第二届岭南中医“灸法名匠”。
15:40-16:05
老膺荣:《中医运气辨治视角下的腰痛治方与针法应用》
中医内科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学术传承与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广州市老年大学医疗保健系教授。
全国第四批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师从顾植山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五运六气分会理事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药外治法、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中医药传统知识挖掘整理,名医与学术流派传承方法研究与实践,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工作。
16:05-16:30
韦丹:《肥胖病的针灸临床诊疗及阴阳调理灸的应用》
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针灸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国家第四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现为“尿失禁”专病门诊主要负责人。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筋骨养护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减肥美容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盆底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第二届流派专委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师协会外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师从李家康、黄鼎坚、严蔚冰、张建斌等教授。
主持省自然、省局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16:30-16:55
刘明辉:《古代针具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世界疼痛康复委员会理事;贵州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睡眠健康管理委员会委员;贵州省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穴位贴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1篇,擅长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面瘫、偏头痛、面肌痉挛、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擅长小针刀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膝关节疼痛等各种痛症;在埋线减肥、失眠及亚健康调理方面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在直播间“聊天室”留言或咨询,语言不限于中英文、粤语。
获取更多中医名家的精彩讲座,请扫下方二维码关注QH岐黄网公众号,或微信搜索:QH岐黄网
观看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客服:
QH客服1:QH小助手(微信号:QHACU007)
QH客服2:FB Page:Qihuang Healthcare (点击进入)
QH客服3:邮箱:qihuanghealthcare@gmail.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of QH International Live Course, please follow our Facebook Page: Qihuang Healthcare or scan QR codes at Facebook APP on your mobile phone. ↓↓
「To find the scanner on Facebook for Android:
Open the Facebook app and tap .
Scroll down and tap See More.
Scroll down and tap QR Code.
To find the scanner on Facebook for iPhone or iPad:
Open the Facebook app and tap .
Scroll down and tap See More.
Scroll down and tap QR Code.」
Contact us via:
QH assistant 1: FB Page: Qihuang Healthcare
QH assistant 2: qihuanghealthcare@gmail.com
The above contents are provided by the professionals or CM practitioners. Do not follow or practice if with no professional guidance. Anyone who uses the information in the video is at his/her sole risks and liability.
Guangzhou Qi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 reserves right of final interpretation.
免责声明:本直播(视频)中的言论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对直播(视频)中所有内容不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由专业(针灸)中医师提供(演示),仅供参考,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习,我们对所有模仿学习所引发的不良后果不负任何负责。
版权声明:本直播(视频)版权归主讲老师(或遵协议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同意或授权,其他任何人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复制、销售、传播等,如有违反,将立即终止侵权人观看资格,不退还已付学费,并追究相关人员的侵权法律责任。
本次直播的最终解释权归广州岐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The above contents are provided by the professionals or CM practitioners. Do not follow or practice if with no professional guidance. Anyone who uses the information in the video is at his/her sole risks and liability.
Copyright Notice: The copyright of this live broadcast (video) belongs to the lecturers (or the relevant right holders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Without consent or authorization, no other person will use, copy, sell, spread, etc. in any form. If there is any violation, the viewing qualification of the infringer will be terminated immediately, the tuition fee paid will not be returned, and the relevant personnel will b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tort liability.
Guangzhou Qi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 reserves right of final interpretation.
直播常见问题解答
1、错过直播是否可观看回放?
可以。
2、回放视频什么时候可看?在哪看?能看多久?
回放视频将在直播结束后1个礼拜内上架,观看地址还是在本直播间链接,
观看有效期,请查看详情页“观看截止至:”(以北京时间为准)。
3、团购等优惠活动是否也可观看回放,观看有效期是?
团购等优惠活动拥有同等观看回放权限,观看有效期请查看详情页“观看截止至:”(以北京时间为准)。
4. 为什么只能看到开头,后面的看不到了?
第一步:请查看是否“登录”,如未登录,请先登录观看;
第二步:完整内容,可点击“课程目录”切换观看。
5、付费后,观看仍然提醒购买?
第一步:请查看是否“登录”,如未登录,请先登录观看;
第二步:核对登录账号是否与购买账号一致,观看学习的账号需与付款时注册/登录账号保持一致!
常见情况为:付款时使用邮箱登录,观看时使用手机号码登录等类似情况;如无法解决,请微信联系详情页中课程客服协助。
6、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进入直播间?
手机上:
1)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QH岐黄网
2)从下方菜单栏“岐黄网站-QH直播”查找
电脑端:
进入QH岐黄网官方网站:www.qihuanghealthcare.cn,在“直播”栏目查找课程题目关键词。
当前客服:小岐
QH岐黄网客服系统
发送内容不能为空
Comments(2)